十六司

十六司
西夏建国后, 仿宋制设尚书令。 唐、 宋六部均分二十四司, 西夏改为十六司, 即: 经略司、 正统司、 统军司、 殿前司、 皇城司、 三司、 内宿司、 巡检司、 陈告司、 磨勘司、 审刑司、 农田司、 总领閤门司、 群牧司、 受纳司、 承纳司。 按西夏汉官亦有六部, 各设尚书、 侍郎, 而上述十六司与唐、 宋六部各司名称大不相同, 何司属何部亦不详。 此外, 尚有不大十六司以内的司, 如掌宿卫的翊卫司, 掌调补官员的官计司。 因西夏制度前后不同, 故有此歧异。
* * *
西夏建國後, 仿宋制設尚書令。 唐、 宋六部均分二十四司, 西夏改為十六司, 即: 經略司、 正統司、 統軍司、 殿前司、 皇城司、 三司、 內宿司、 巡檢司、 陳告司、 磨勘司、 審刑司、 農田司、 總領閤門司、 群牧司、 受納司、 承納司。 按西夏漢官亦有六部, 各設尚書、 侍郎, 而上述十六司與唐、 宋六部各司名稱大不相同, 何司屬何部亦不詳。 此外, 尚有不大十六司以內的司, 如掌宿衛的翊衛司, 掌調補官員的官計司。 因西夏制度前後不同, 故有此歧異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